行业动态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全部 1641 公司动态 530 行业动态 574

扬州特色工艺,扬州什么工艺最出名,一看就会,

时间:2025-07-17   访问量:0

扬州城北的公道镇,运河支流穿镇而过,乍看不过是个寻常水乡小镇。

但公道镇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,当时这片土地属于江都县。

清雍正九年(1731年),公道镇区域改属甘泉县,后手工业开始萌芽。

我今天才知道,特别是在这漫长的历史变迁中,刺绣技艺早已成为一条绵延不断的丝线,贯穿了公道镇的发展历程。

刺绣,这种民间技艺最初只是家庭副业,后来随着绣花厂的建立,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。

你若在清晨路过那些挂着“刺绣厂”招牌的院落,定能听见此起彼落的“沙沙”声——那是绣娘们的针线穿过绸缎的声响,这声音在公道镇已经响了上百年。

位于镇东头花园西路的莱福刺绣厂里,一位大姐正对着花架上的素缎出神。

她左手持绷,右手捏着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,针尖在缎面上起起落落。

阳光从玻璃窗漏进来,照着她手中渐渐成形的牡丹花瓣。

“这朵花要绣三天。”大姐说话时眼睛仍盯着缎面,“一瓣瓣地绣,急不得。”

这样的场景在公道镇再平常不过。

早年间,镇上的姑娘们个个会拿针线,农闲时节就聚在堂屋里绣些枕套、帐沿贴补家用。

后来镇上办起绣花厂,这些巧手女子便成了第一批绣娘,我的大姨及大表姐,就曾经在公道镇绣花厂干过活。

一开始,我以为她们就是绣一些简单的花草而已。

没想到,公道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绣花厂,竟撑起了扬州刺绣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
公道镇莱福刺绣厂,更是以精湛技艺与匠心坚守,成为扬州刺绣行业的领军者,并且在苏绣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“我们这儿出去的绣品,十件里有九件要运到苏州。”莱福刺绣厂的负责人介绍说。

镇上的绣娘们有个共同点——坐得住。

新来的姑娘头三个月学劈线分丝,光是把一根丝线分成十六分之一就得练上百遍,绣制大幅作品时,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。

有的绣娘一绣就是一辈子,现在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照样能绣出比芝麻还小的针脚。

“我婆婆那辈人,嫁妆中被面都要绣花的,当绣娘手上有活计的时候,连水都不敢多喝。”

我的印象中,妈妈的陪嫁物品中,至今还有保存很好的鸳鸯绣花枕套。

这是对绣品的敬重,更是一种体面,是公道镇人看来再自然不过的了。

黄昏时分,我路过镇口的绣品集市。

摊主老周正往苏州发最后一批货。

“别看我们是个小镇,苏州绣庄的老板们可认这儿的手艺。”他指着纸箱里包装精美的绣屏说。

这些绣品明天就会出现在苏州园林的纪念品商店里,被游客当作“苏绣”买走。

而老周并不觉得吃亏:“绣品嘛,重要的是谁绣的,不是谁卖的。”

回望暮色中的公道镇,白墙黑瓦间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。

那些灯火下,或许正有绣娘就着灯光赶制新一批绣品。

她们手中的丝线一头连着这个运河小镇的过去,一头系着扬州百姓的幸福生活。

就像镇上老人常说的:“日子要一针一线地过,绣品要一针一线地做。”

在这里,时间仿佛被拉成了细丝,然后被绣娘们用针尖一挑一拨,化作缎面上永恒的花样。

上一篇:扬州特色工艺,扬州有那些特产品牌,这都可以?,

下一篇:玩具生产基地,中国最大玩具厂,太疯狂了,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